中国足球股改 当地领导一走,随即失去动力

《体坛周报》的记者马德兴在武汉三镇投资人即将终止投入之后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他认为,当前中国足坛所谓的“股改”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大多数中超俱乐部在推进股改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麻烦,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已经宣告股改失败。

中国足球股改:

从2022年开始,中国足协在相关方面的要求下明确提出了股改的要求,即改变目前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依靠一家企业的情况,让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当地的国企参与其中,实施“股份制”改革。

1996年,中国足协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甲A俱乐部负责人和总经理的会议,在会议期间提出了希望各俱乐部朝公司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选择股份制这种形式。

当时,国内的绝大多数俱乐部都是与当地体委和一家企业合作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短期内解决球队的经费问题。

然而,在合作一两年后,由于在经费和人事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产生了各种矛盾,最终导致了分道扬镳,俱乐部经常面临着“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情况。

时隔26年,当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再次提出所谓的“股改”问题时,实际上又回到了起点。

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与20多年前刚刚起步时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完全不同了。因为在20多年前,当地体委(也就是现在的各地体育局)在俱乐部中仍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如今在职业俱乐部中,他们毫无话语权,资方占据主导地位,球员只是被雇佣者,听从资方的命令。

因此,所谓的“股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伪命题。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下,国企与民企很难兼容,更何况职业足球本身就是一项需要大量投入的运动。在中国的职业足球尚未形成有效的经营模式、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之前,让私企烧完钱之后再让国企接着烧钱,这是现行国企的各种制度和规定难以容忍的。

实际上,之所以从去年开始提出股改时,一些俱乐部很快有了新的动作,与当地政府的相关领导密切相关。但是,一旦领导走了或者换了,股改的计划就立即没有了下文。

许多中超俱乐部之所以在股改上难以为继,恰恰是因为地方领导人的变迁。

因此,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股改希望不能寄托在地方领导人身上,而应该是一种制度建设。需要更高层确定和颁布相关统一规定,将其制度化、系统化。

上一篇:博格巴回归赛场 期待好的结果
下一篇:马里亚诺全力以赴,期待帮助塞维利亚队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12345-6789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emo@admi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